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品牌】浙江绍兴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放大 缩小

      全国党建研究会《国企》刊网2023年2月2日党建好故事创作编辑研究(数字化)中心组稿   陈三月供稿

                                           1

        晚饭,桌上依旧有热腾腾酱香扑鼻的“安昌腊肠”。那是年前安昌的老朋友寄来的,几乎是家里所有人的心头好。

我喜欢酱油,就连年糕,最爱的不是炒年糕,也不是汤年糕,而是直接煮熟了蘸着酱油猪油吃。爱酱油,继而爱一切酱制品,酱瓜、酱鸭、腊肠……

大约绍兴人对酱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2

       “打酱油”是每个老绍兴人童年的记忆,四五岁的年纪,拎着酱油瓶子捏着几毛钱去小店,看着店老板一手拿着瓶子,一手拿着酱油吊,由下往上娴熟一提,黑里透红的酱油正好到了瓶口。

那个年代,除了过年,普通人平常是吃不到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的,于是酱油就成了清苦生活里的一道光。盛一碗热腾腾的米饭,拌入适量酱油,再挑点猪油融化其中,那味道,在记忆的长河里念念不忘,即使后来经历饕餮大宴珍馐美味,那一碗鲜美醇香的酱油拌饭始终在舌尖心头。时至今日,在绍兴老街区的一些小餐馆里,依旧有“酱油拌饭”,那样亲切又执拗地坚守着几代人的念想。时至今日,想偷个懒的时候,蒸肉、鱼、蒸毛豆、蒸南瓜……什么菜都蒸一蒸加点酱油,食物就有了灵魂的味道。

酱油勾画了绍兴美食的底色,绍菜里最有名的“十碗头”,也离不开酱油的调和。酱瓜、酱萝卜、酱肉、酱菜、腐乳等,能酱的都酱一酱,并衍生出霉字号、臭字号等系列产品,形成了浓墨重彩的绍兴“酱风味”。

绍兴人,甭管乡野村夫还是名士风流,都抵挡不住“酱”的吸引。一代伟人谦谦君子周恩来总理钟情“酱风味”,他的生前厨师曾回忆道:“总理吃饭不讲究菜色、样式,只要下饭就行,他爱吃狮子头和梅干菜扣肉,清炖的狮子头他感觉不如红烧的好下饭,所以给他做狮子头,我们一般都放酱油,清炖的很少做,其它肉菜也以红烧为主。”针砭时弊叫醒世人的“吃货”文学家鲁迅是“酱”的忠实粉丝,《社戏》里他美滋滋地写道:“在江浙乡里钓虾,水里放姜煮熟,加酱油吃。 ”后来“北漂”时收到家乡亲友寄来的土特产,又在日记里一一记录:干鱼、风鸡、酱鸭,还有糟货……

      外地人来到绍兴,于乌篷悠悠的河道边,黑瓦木柱搭起的长雨廊下,卵石铺就的弹格路上,置一方木桌木凳,来一小碟臭豆腐和一盘腊肠或酱货,温一壶地道的绍兴黄酒,看丁香一样的姑娘漫步而过,这冬日,无论阴晴,都有了暖洋洋的感觉。

                                      3

       从先秦时期的周公制酱到如今的酱满天下,从皇宫的奢侈品到飞入寻常百姓家,南北东西酸甜苦辣,中国人有滋有味的生活中是少不了“酱”的。

       作为绍兴著名的三缸(酒缸、酱缸、染缸,指黄酒、酱制品、纺织三大传统产业)之一,绍兴的“酱缸”,虽不比“酒缸”出名,却是是中国酱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考证,绍兴酱园业始于魏晋时期的民间,最早的酱园叫俞合兴,开业于明崇祯十六年(1644年),比绍兴酒作坊早诞生近百年,其后,咸亨、松盛、仁昌、协和、恒德、鲍同仁等一大批酱园相继亮相,主要产品为酱油、腐乳、酱制品、米醋等。

       曾经,绍兴酱缸向中国美食文化贡献了“绍兴价值”。光绪年间起,绍兴酱园业同仁以亲带亲、友携友方式,从北到南席卷全国,在各大城市陆续开设酱园数百家,于是乎,“天下酱业无人不说绍,九州之内私厨鲜有不知绍”。酱黄瓜、腐乳等在明、清两代被列为贡品,清代的《进小菜底档》里记载过乾隆皇帝常吃的一些小菜,其中有酱姜、酱杏仁、酱豆角等。清末民初,绍兴的棋方、酱菜、酱姜牙等酱制品先后参加各类博览会并斩获各类奖项。上世纪三十四年代,绍兴“酱缸”经历战火纷飞,但任尔东西南北风,依旧千磨万击还坚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绍兴制酱业开启了一波“老底子+新花样”的改革浪潮,重新奠定了“无绍不成酱”的地位。

如今,绍兴酱缸又成为中国美食文化向世界输出的“浙江风景”。同绍酒一样,绍酱不仅在中华大地上历久弥香,也在世界美食文化中生根发芽。民间的频繁交流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给酱文化的传播开辟了快车道,绍兴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在异国他乡入乡随俗,绽放绚丽多彩的光芒。

                                          4

       那抹酱香,不仅仅只是一种味道,而是承载着中国人“绵延坚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优良品格,更浸润着绍兴人的风骨。

木心说: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

       这种风骨,成就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就了“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也成就了当年笑傲“酱”湖的绍兴酱业。

       曾经,绍兴酱园开遍全国一统酱业,仰仗的就是绍兴酱业人的吃苦耐劳、敢闯敢拼以及质量为先、利不害义。有后辈在回忆曾是老“酱人”的曾祖父写道:“我们这个行当不是靠垃圾酱油堆出来的,诚信和实干最重要,当时买黄豆真的很难,好的原料尤其贵,只能牙齿咬牢,即使物资紧缺也不用“三劣豆”。”一年一个生产周期,晒足180天以上,生产周期长,不利于资金链的流动,但是这样制出来的酱油,才有独特的味道,也是绍兴“酱人”成功的秘诀。

      这种风骨,延续了有滋有味的酱人匠心。如今,在仁昌、松盛、咸亨等老牌酱园里,曾经血气方刚的制酱小伙已是耳鬓染霜的老师傅,当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出现在古老的酱园,他们手把手地将毕生技术和经验传授于新生代酱人,蒸豆,发酵,酿制,出油,暴晒……每个环节一丝不苟。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酱油传统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藤军康说过:“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汗水湿了衣衫,脸晒得黑红,手上磨出水泡,怕过,哭过,也曾想放弃过,但最终还是坚定地杠上了。”

       这种风骨,还当融入传统产业的未来。当消费者对营养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当“海天”、“厨邦”等各地酱品牌风起云涌势如破竹,当绍兴“三缸”中其他两缸已打下更为广阔的天地,如何乘风波浪庚戌辉煌是绍兴酱缸老字号们面临的普遍问题。诚然,老字号们也在努力做出新尝试,松盛酱园——至味食品有限公司打造了中国酱文化博物馆,探索工业旅游的新途径,新老两代酱人还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宣传酱文化的前世今生,收获粉丝无数;仁昌酱园的“母子酱油”、“玫瑰米醋”等新品层出不穷,登上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前来打CALL……但在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的当下,让延续了几百年的老字号成为市场的新宠,才是守正创新的王道。守正不是固步自封,创新不是“欺师灭祖”,让古法技艺和现代化生产相互交融齐头并进,延伸传统酱制品产业链,做优风味,做精品质,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文化、品牌、资本、人才、制度需要多元加持,才能让绍兴酱缸不止步于小打小闹,不拘泥于低矮围墙,至味出圈,享誉全球。

                                              5

       如《舌尖上的中国》之解说:“酱料粘稠、厚重,需要人力定时的上下翻动,酱缸内的发酵才会均匀,在这些酱缸里,微生物的世界,此消彼长,互相制约。”

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个大大的“酱缸”。

寒来暑往,日落月升,生老病死,有“此消彼长”才造就了生生不息;浮浮沉沉,喜怒哀乐,祸福相依,有“互相制约”才达平衡顺达。

万事万物,都有萧条后的繁荣,极盛后的落寞,落寞后的涅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界因未知而充满惊喜,人生因“花未全开月未满”充满期待。

每个人的内心,恰如酱之酿造,风吹日晒,几经翻滚,终得浓郁芳香,柔和味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责任编辑:蒋鑫富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