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全国党建研究会《国企》刊网2023年2月13日党建好故事创作编辑研究(数字化)中心组稿 柯桥发布 赴一场美丽的兰花之约,留一生难忘的温馨回忆。 2023第二届中国春兰节将于2月16日-19日在绍兴柯桥举行,这也是首次在线下举行的中国春兰节。 本届春兰节,着力展示兰花文化、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促进兰花产业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同频共振。作为重头戏的漓渚兰花,更是柯桥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数字赋能,从庭院培育迈向 “规模化”“智慧化” ![]() 走进位于漓渚镇棠棣村4600余平方米的兰花数字工厂内,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就能对光照强度、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实时调节,各项数据在大屏幕中一览无遗。像这样可控温、控湿的智慧大棚,无疑实现了兰花养育的精品化、科技化、数字化。 无独有偶。灌装机有频率地转动着,从皮管中流出的营养液注入一个个无菌培养瓶,这样的兰花种子既能安全成长,其培育速度当然也远超自然生长速度……记者日前走进位于漓渚镇兰花大厦的兰花组培中心操作实验室,这般新奇的场景比比皆是。 ![]() 同样的,在棠二村的国兰家庭农场里,兰花种植智慧化是其亮点。“这是自动喷淋设备,只要按下按钮,便可以完成30多万盆兰花的浇水作业,像这个42亩的大棚,只需7位工人就能照看得过来。”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这样智慧化、精细化管理下,兰花产量也逐年上升。 凡此种种,都是漓渚兰花产业规模化、精品化、智慧化的生动剪影。自古兰花出绍兴,绍兴兰花在漓渚,眼下,漓渚的兰花产业已从单一的靠山吃山,演变为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从久囿于庭院培育迈向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兰花品种不断向新、奇、特方向发展,实现了 兰花产业的提档升级、凤凰涅槃。 模式创新,网络直播带货引来 “新风尚”“新增量” 在漓渚镇国兰家庭农场内的兰花种植园里,成亩连片种植的春兰、建兰、墨兰等不同种类兰花草整齐排列在悬空的塑料架上。每个工作日早上9点,在塑料架旁,国兰家庭农场聘请的5名抖音带货主播就在这里准时开播,主播一边向兰友们介绍不同兰花品种的特点,一边将被拍下的兰花贴上标签放进发货箱内。 ![]() “我们这个抖音的直播间是在前年下半年开始做的,现在网上销量大约占到了我们销售额的1/4。”国兰家庭农场电商主管卢燕燕表示,疫情期间,线下展销会、客商实地采购等销售渠道受到了冲击,而新兴的直播带货模式作为新的补充形式“火出圈”,纷纷出现在了漓渚众多兰农的生意圈里,已成为一种新趋势。 与此同时,在我区首个新型现代化乡村人才创业园——花香漓渚乡村人才创业园,引进的“越来文化”建立的“越来越好”乡村振兴直播中心,目前已有6间直播室,不定期宣传和推广漓渚兰花和农产品,进行直播销售。 ![]() 诚然,兰农“玩”直播,让兰花产业的发展有了别样的“新风尚”。电商直播的新经济业态,不仅助力漓渚兰花产业蓬勃发展,更带动更多兰农走出一条兰花电商的致富路,在传统产业的缝隙里实现了“新突破”,带来了产业发展“新增量”。 美丽经济,小兰花 形成“大产业”念好“致富经” 据我国最早的地方志《越绝书》记载:“勾践种兰渚山。”而宋代以来,绍兴兰业逐渐兴盛,明代大才子徐渭也在《兰谷歌》中提到“勾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兰渚山”因此而得名,柯桥也成为中国兰文化的发祥地。兰渚山下的漓渚镇,养兰代代相传,也被尊为“千年兰乡”“国兰祖地”,享有“中国春 兰第一镇”等诸多美誉。 作为全国著名的兰花之乡,近年来,漓渚镇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抓住兰花这个特色产业,高标准建设“花香漓渚”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兰花产业年产值超2亿元。 此外,本届春兰节上,将有来自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山东等多个省市区的超2000盆珍稀兰花集中亮相,广大兰友和游 客亦可身临其境感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 “兰花作为繁荣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资源,积极推动兰花种植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转变,兰花品种向新、特、奇演进,兰花基地向农文旅融合发展,小兰花形成了大市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加速器’。”漓渚镇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蒋鑫富)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