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国企》杂志融媒浙江讯(党建好故事 通讯员 楼晓燕)日前,杭州市智能建造创新发展推进会暨创新周活动在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次活动由杭州市建委、杭州市建筑业协会分别主办,集团新组建的浙江建投智能建造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主承办。集团所属工程研究总院(浙建科技)、浙江建机、浙建数字、浙建云采,浙江建工、浙江一建、浙江二建、浙江三建等单位以不同形式参与其中。活动邀请了产业、高校、科技等领域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建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建筑业的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为全省建筑企业的领头雁,浙建集团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创新浙江建设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要求,将智能建造作为重点打造的新赛道新产业。依托浙江建工等成员单位,新组建了浙江建投智能建造工程有限公司。浙建智造作为浙江省首家聚焦建筑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专业化智能建造企业,全力助推杭州城乡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跃升。它不仅代表着工具的升级、技术的跃迁,更是一场从“建造”到“智造”的系统性革命。 在展会现场,浙建集团所属工程研究总院、浙建智造、浙江建机、浙建数字、浙建云采等单位协同发力,携众多前沿技术与成果强势亮相,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了浙建集团智能建造赋能行业转型升级的澎湃活力与广阔前景。 浙建集团工程研究总院正式发布了“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体系”,该体系以主体结构、装饰装修、智能运输、辅助施工四大智能化模块重构建造全流程,实现了“设计 - 施工 - 验收”全链条数字化升级,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浙建智造公司推出的九大智能建造装备在展会现场的“机器人互动区”成为绝对焦点。演示中,这些装备展现了高效精准的作业能力,为传统建筑业的创新转型和实现降本增效、提升质量与安全提供了实践样本。 浙江建机的 5G-AI 塔机远程驾驶系统及智能塔机控制系统也备受关注。该系统真实还原作业面现场,可在实景图上选择目标位置,系统实时感知起始点与目标点间作业面状况,自动进行最优路径规划、驾驶策略分析及稳钩调整算法,实现自动以及高效吊运,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浙建采”绿色供应链服务平台则创新性地整合多元业务,构建智能生态闭环,实现采购全流程智能化、透明化。这一平台为破解行业痛点提供了全新思路与高效解决方案,推动了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浙建数字创新打造的“智慧工地平台 + 智能硬件体系 + 实施服务”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同样引人注目。该方案整合了实测实量智能工具、自动提升测斜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深度融合物联网、5G、AI 及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起覆盖施工全场景的“精准感知 - 智能分析 - 实时管控”闭环管理体系,为施工现场的安全、高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智能建造机器人、标准问答机器人、智能升降机、BIM 技术、浙建·好房子、平急模块箱等众多创新成果也在展会现场同台展示。这些成果充分彰显了浙建集团在建筑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突破,生动描绘了建筑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未来愿景。 本次杭州市智能建造创新发展推进会暨创新周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智能建造领域的企业、专家和从业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各方的交流与互动。浙建集团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大在智能建造领域的投入与研发力度,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关注分享】《国企》杂志(上下半月刊征订电话0571—86915636)并国企网及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是《国企》杂志融媒浙江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大平台。《国企》杂志创办于2006年,是全国党建研究会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唯一指定刊物,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刊,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并支持创办,要求杂志订阅到各个党支部。一直以来重点文章均被新华网、人民网、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转载。作为《国企》杂志融媒浙江大平台,正聚焦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的”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倡导的”四千精神“。以启动“共建融媒浙江党建圆桌会“这一融媒体平台,为推进共建联建、整合优势资源,拟优选若干家共建单位,并以“共建联建,赋能服务”形式,确认“圆桌会会长、轮值会长、会员与团体会员单位”资格,推进双方分享“增值套餐合作共赢”赋能模式文本签订落地。让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分享“强党建,促发展一一推进’八八战略‘和‘四千精神’以及‘千万工程’在国资民资与国企民企等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下,取得浙江高质量发展中如”中国党建画院党建好故事创作研究中心(北京、浙江两地驻点办公)与宁夏分中心、杭州萧山区瓜沥镇大梅林蓝城乐居创作采风基地“走深做实”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蒋鑫富)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