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叶向阳:邂逅“东坡草”

放大 缩小

作者叶向阳


菖蒲,不过是一种平凡无奇的小草,然而在杭州双浦的一方小院里,它却被赋予了一个风雅的名字——“东坡草”。更令人诧异的是,有这么一个人对它痴迷至极、乐此不疲,这个人便是徐凯先生。



近日,杭州著名作家沈志荣老师带着我和钢笔画家蔡国梁,一同走进了徐凯先生位于双浦的 5 亩小院——“东坡草堂”。还未踏入,便觉一股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气息扑面而来。


徐凯先生身形清癯却显得格外精干,他是这方小院的守护者,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躁纷扰,一心沉浸在打理“东坡草堂”的悠然时光里。



走进草堂,只见墙上挂着绘有菖蒲与东坡的画像,还有各类以菖蒲为主题的小品画,每一幅画都仿佛在诉说着菖蒲与文人墨客之间的故事。这里案几上、地面上,一盆盆菖蒲生长在奇岩怪石之上,宛如一个个灵动的小生命,在这独特的环境中展现着别样的风姿。


菖蒲对生存条件的要求极为简单,只需一泓清水和一块基石,便能扎根生长,郁郁葱葱。它虽身为小草,却从不奢求肥沃的土地,在这看似简陋的环境中,以冰清玉洁的姿态,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也正因如此,菖蒲自古以来便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成为了他们笔下高洁品质的象征。



草因人而名,人赋草以魂。苏轼的《石菖蒲赞并序》,更是让菖蒲有了“东坡草”这一雅称,也被世人称作“文人草”。我尤为喜欢“朝云石嫁东坡草”这一美丽传说,仿佛能从中看到菖蒲在历史长河中与文人雅士们的不解之缘,看到它所承载的那份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寄托。



在“东坡草堂”里,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沉醉在菖蒲的风雅世界里,感受着它带来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关注分享】《国企》杂志(上下半月刊征订电话0571—86915636)并国企网及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是《国企》杂志融媒浙江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大平台。《国企》杂志创办于2006年,是全国党建研究会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唯一指定刊物,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刊,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并支持创办,要求杂志订阅到各个党支部。一直以来重点文章均被新华网、人民网、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转载。作为《国企》杂志融媒浙江大平台,正聚焦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的”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倡导的”四千精神“。以启动“共建融媒浙江党建圆桌会“这一融媒体平台,为推进共建联建、整合优势资源,拟优选若干家共建单位,并以“共建联建,赋能服务”形式,确认“圆桌会会长、轮值会长、会员与团体会员单位”资格,推进双方分享“增值套餐合作共赢”赋能模式文本签订落地。让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分享“强党建,促发展一一推进’八八战略‘和‘四千精神’以及‘千万工程’在国资民资与国企民企等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下,取得浙江高质量发展中如”中国党建画院党建好故事创作研究中心(北京、浙江两地驻点办公)与宁夏分中心、杭州萧山区瓜沥镇大梅林蓝城乐居创作采风基地“走深做实”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蒋鑫富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