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国企》杂志融媒浙江讯(党建好故事 江 风)6月20日,浙智专委在杭州召开工作会议,贯彻省政府决定浙智专委继续延长服务五年及做好新一轮专家服务工作要求精神,总结过去八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未来五年及当前咨询服务工作。省政府高度重视浙智专委工作,会前柯吉欣副省长专程到浙智专委调研指导,对该委工作作出批示。省政府副秘书长施清宏、省经信厅副厅长娄万总和省政府办公厅七处涂旭明副处长、省经信厅产业数字化推进处张君处长、施瑞龙副处长到会指导。全省列入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的经信部门分管领导,派驻服务的县(市、区)分管领导和经信部门领导出席会议。浙智专委主任徐纪平作了工作报告,副主任卢耀辉、徐高春、凌云、蒋珍贵、董建伟,兼职副主任陈炳荣、安筱鹏、甘中学、贾勋慧,以及专家服务组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卢耀辉副主任主持。 图 |会议现场 会上,施清宏副秘书长宣读了柯吉欣副省长的批示:浙智专委积极发挥智库作用,有力助推我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效显著,值得充分肯定。下一步,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深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可继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图 |施清宏副秘书长宣读批示 娄万总副厅长代表省经信厅在会上讲话。他深入分析了今年以来我省工业和数字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新趋势,强调了要坚定发展信心,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应对当前形势下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挑战。 娄万总副厅长充分肯定浙智专委作为智库组织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积极配合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成为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不可或缺的智库力量。 娄万总副厅长希望,浙智专委和全省经信系统一起,围绕我省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的核心目标,特别是聚焦数字化改造“深覆盖”、“AI+制造”融合应用等重点工作,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我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助力经济大省挑大梁。 娄万总副厅长表示,省经信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好、服务好智专委工作,也希望各地经信部门大力支持专家组工作,特别是派驻专家组的县级经信部门,要充分发挥好专家服务地方的作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创造条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认真研究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协同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为推进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图 |娄万总副厅长讲话 徐纪平主任作了题为《顺应新形势、拓展新路子、再创新业绩,助推我省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工作报告,总结八年工作成果,深刻剖析当前形势,系统部署未来五年工作重点。徐纪平主任指出,过去八年我委围绕破解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这一公认难题,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走出了一条易落地可推广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路子,形成了从轻量化投入到样本化试点,再到批量化推广的“三化”路径。由五大模式创新构成的“浙江方案”先后被浙政办发〔2022〕45号、工信厅联企业〔2022〕22号和财建〔2023〕117号文件肯定和吸纳,在全省、全国推广。二是独创了一套公益性实操型的专家服务体系。组建了220人专家团队,向25个县(市、区)派驻服务组,服务范围辐射全省。在服务重点上,坚持以派驻县域为主、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解决问题为主的“三个为主”;在服务定位上,坚持发挥好政府助手、企业帮手、服务商推手的“三手作用”;在服务方式上,坚持提供现场服务、闭环服务、试点服务“三类服务”;在专家队伍上,坚持高校院所、数字化服务商和退休有关专家“三个来源”并重。 图 |徐纪平主任作工作报告 徐纪平主任指出,浙智专委八年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一是助推我省率先完成了数改全覆盖。我省在2024年底率先完成了规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提前全国三年。二是基本形成了智能制造良好生态。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知度、实施能力大大增强,我省服务商数量大幅增加、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各级政府真正重视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出台了专项的政策措施、建立了“三化”试点推广机制。三是在全国打响了品牌。从省内看,48个试点县在细分行业推广“浙江方案”,实现省内全面推开;从全国看,积极落实工信厅联企业〔2022〕22号和财建〔2023〕117号文件,完成了228个验收达标项目,培育了6个城市入选国家试点,在全国既打响了浙江品牌,又获得了政策红利。 徐纪平主任指出,通过八年的实践,浙智专委在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面积累了经验。一是坚持情系中小,雪中送炭。中小企业是基本盘,最需要提供专业化实操型服务。需要浙智专委做难而正确、难而重要的事情。二是坚持需求导向,持续服务。地方政府及中小企业需要什么服务,浙智专委就提供什么服务;智能制造应该怎么发展,浙智专委就提供持续服务。三是坚持实操落地,实现价值。既帮助提高认识,又帮助掌握方法。既重视制造技术,又重视工程实施。引导中小企业既舍得投入,又讲究项目产出。四是坚持试点打样,有样学样。立足细分行业,精心做试点、出样本,让业内企业有样学样,批量化复制推广。 徐纪平主任指出,新五年“干什么、怎么干”,首先必须审时度势、总体谋划,解决“怎么看”问题。一是智能制造进入新阶段,面临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三世(期)同堂”,即以“全覆盖”为基础的数字化改造“后续扫尾期”、以“深覆盖”为载体的数字化转型“普及深化期”、以场景应用为牵引的智能化升级“试点示范期”的三期同堂。为适应新阶段,必须加快解决方案的迭代升级,浙智专委要注重提供持续陪跑服务、分类分层服务、样本试点服务。二是企业发展凸现新挑战。受中美贸易战和地缘因素的影响,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企业面临的市场开拓和生存问题更加严峻。浙智专委必须提高咨询服务的现实性、针对性。三是各级政府也对我委寄予了新期盼。浙智专委必须要强化参谋助手的作用,提高与政府部署的契合度,增强对策建议的有效性,改进服务内容的适配性。 徐纪平主任强调,今后五年,浙智专委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为遵循,以省政府及省经信厅有关决策部署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服务中小企业为重点,顺应新形势,拓展新路子,再创新业绩,助推我省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围绕上述的总体思路,徐纪平主任对我委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以“深覆盖”为载体,推进数字化转型普及深化。省经信厅(浙经信产数〔2025〕46号文件)要求,从今年起推动规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迈向数字化转型“深覆盖”,即由1.0迈向2.0及以上。但目前我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还只是1.0水平入门级,企业数字化现状也不平衡。建议各地“回头看”,掌握本区域内企业数字化的“新家底”。要正确把握《评测指标》及数字化水平等级要求,化繁为简、把握本质,抓住数据采集这条主线,把握数据应用这个本质;抓好深覆盖的“三门必修课+一件源头事”,即建设机(物)联网、夯实数据基础、导入精益化管理“三门必修课”和按数字(智能)工厂的定位,规划设计建设新工厂、新车间这“一件源头事”。当前工作主要是启动“深覆盖”咨询服务,分类打造一批细分行业企业“2.0”升级样本,做好复制推广;加强“城市试点”的咨询服务,分批推进入围城市的试点工作,确保高质量、创造性完成试点;继续做好数字化改造的咨询服务,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二是以场景应用为牵引,推进智能化升级试点示范。我省企业数字化基础条件比较领先,部分企业可以率先迈向智能化升级,即在全面推进企业“深覆盖”,推进数字化转型普及深化的同时,推进部分2.0以上企业智能化升级试点示范。必须主攻工业(专业)落地应用,研发智能应用载体,建立高质量的专业数据集,合理寻求算力支持,探索专业模型的商业模式。当前工作要配合派驻服务县做好“人工智能+制造业”的省级试点论证申报工作;确定20个左右的“观察点”,总结推广20个以上专业应用场景的成功案例。要研究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思路,探索“平台+AI智能体”服务模式,有效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智能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承办1-2场“AI走进企业”的培训班,破解“用什么、怎么用、模型从何来”的实操型方法路径。 三是以开拓市场为重点,推进链式数字化加快发展。要提高对链式数字化的认识,从鼓励链主企业搭建供应商管理平台、引导链上企业接入供应商平台、支持链主企业向链上中小企业输出数改等服务、研究推进链式数字化的激励政策等方面推进链式数字化。当前工作是重点做好“城市试点”确定的链式数字化项目的咨询服务,确保数量和质量;探索完善链式数字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分链分类打造10个以上样本;指导链主企业输出数字化改造服务,拓展以大带小的数改路径。 四是以培育模型服务商为取向,推进数字化服务商迭代升级。要充分认识模型服务商(模商)作用的重要性,从行业数据集治理、公司人员结构优化、模型研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创新、生态合作加强等方面加强模商培育,争取未来五年在现有数字化服务商中培育生长出一批模型服务商。当前工作是引导数字化服务商的专家单位积极向模商迭代升级,发现、梳理一批公司进行重点培育;鼓励数字化服务商先行应用通用、领域大模型,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夯实模商的能力基础;以试点县及细分行业为重点,跟踪一批试点项目,加强商业模式的探索创新和总结提炼。 五是以专家作用为根本,推进实操型智库自身建设。持续完善智库服务体系,包括服务内容迭代、服务方式改进、服务绩效提升;健全专家队伍建设管理,主要是配好配强专家组长,实行“县域+专业”服务、设置人工智能等若干新专业的专家组服务,加强服务绩效考核考评,建立专家“选、用、出”动态机制;同时要加强自身学习,提升专家服务能力。 徐纪平主任强调,专家是智库的主体,专家作用是智库的根本,要求专家服务组做好“三个一”的工作。一是要健全与地方政府部门沟通协商工作机制,每年与经信部门专题会商一次,确定年度重点工作,形成履行服务协议的工作合力;二是抓试点服务,总结经验,探索方法路径,每年形成一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样本;三是把上级精神和意图传递下去,把基层的需求、问题、建议带上来,为浙智专委工作研究定期提供一手材料,每年形成一份有质量的专题性调研报告。 会议同时举行了浙智专委与派驻服务区域代表舟山市、新昌县、嘉善县、东阳市签约仪式;相关领导为专家代表颁发专家聘书。 图 |签约仪式 图 |为新一轮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下午专题讲座环节由凌云副主任主持,我委安筱鹏副主任(兼)和吉利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深咨询顾问张卓文分别作了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链式数字化转型两场专题讲座。 图 |安筱鹏副主任作专题演讲 图 |资深顾问张卓文作专题演讲 【关注分享】《国企》杂志(上下半月刊征订电话0571—86915636)并国企网及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是《国企》杂志融媒浙江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大平台。《国企》杂志创办于2006年,是全国党建研究会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唯一指定刊物,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刊,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并支持创办,要求杂志订阅到各个党支部。一直以来重点文章均被新华网、人民网、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转载。作为《国企》杂志融媒浙江大平台,正聚焦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的”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倡导的”四千精神“。以启动“共建融媒浙江党建圆桌会“这一融媒体平台,为推进共建联建、整合优势资源,拟优选若干家共建单位,并以“共建联建,赋能服务”形式,确认“圆桌会会长、轮值会长、会员与团体会员单位”资格,推进双方分享“增值套餐合作共赢”赋能模式文本签订落地。让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分享“强党建,促发展一一推进’八八战略‘和‘四千精神’以及‘千万工程’在国资民资与国企民企等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下,取得浙江高质量发展中如”中国党建画院党建好故事创作研究中心(北京、浙江两地驻点办公)与宁夏分中心、杭州萧山区瓜沥镇大梅林蓝城乐居创作采风基地“走深做实”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蒋鑫富)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