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蓝城乐居杯”@美丽城乡建设全国征文作品展之八十四】种下“尊重”的种子,收获美好的人生——春蕾中学举行新教师班会课汇报展示活动 ...

|原发: 国企

放大 缩小

编者按 继主流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连续报道2024年3月8日“共建融媒党建圆桌会——走进‘千万工程源起地’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大梅林共同富裕示范带”活动后,为回应有识之士和广大读者关切,经研究从今年“红五月至明年红五月”周年间,由中国党建画院党建好故事创作研究中心、《国企》杂志融媒浙江宁夏、台州市新时代红色好故事创作中心、蓝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党委联合发起“蓝城乐居杯”@美丽城乡建设全国征文,征展作品围绕“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主题,从深化推进“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四千精神”“驻村指导员制度”的不同角度,创作采写反映“新时代、新征程、新风貌”的特别是城乡建设中——代建代管代运营等题材的文化艺术与新闻及短视频作品,为提升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所有征集作品将择优在省级以上媒介平台发布展出,年底由专家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并举行作品座谈会,对获奖作者进行表彰,同时启动作为人民日报出版社《党建好故事》书系之一,对“蓝城乐居杯”@美丽城乡建设全国征文作品进行编辑入集作品。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邮箱:354869461@qq.com联系电话:0571-86915636)。今天,推出由杭州春蕾中学供稿的消息《种下“尊重”的种子,收获美好的人生——春蕾中学举行新教师班会课汇报展示活动》,供大家学习参考。


德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塑造学生品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全面展示新教师在德育领域一学年来的成长轨迹与丰硕成果,并进一步加强其驾驭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德育学习的能力,推动其专业发展的步伐,我校于2024年6月精心策划并举办了新教师班会课汇报展示活动。

此次活动中,六位新教师围绕“尊重”这一核心主题,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特长与创新能力,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六堂别具一格、生动有趣的班会课。课前,老师们深入钻研,精心准备教案,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力求为学生带来一堂堂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德育课堂。课堂上,她们活力四溢,形式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互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践行尊重的价值。课后,老师们又认真反思,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展现了春蕾新教师的育人力和成长力。


贾瑶老师《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在深入探索班会课“尊重”的精髓之前,贾瑶老师匠心独运地利用剪纸游戏,引导学生们直观感受人与人之间独特而宝贵的差异性,从而引出本次班会的核心议题——尊重差异,理解多元,在相互尊重中共同成长。

紧接着,贾老师精心挑选了学生日常行为中的典型实例,让学生们对这些行为是否体现尊重进行判断,这一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入尊重的话题,自然过渡到尊重的深刻内涵。随后,学生们在甲骨文的智慧中探寻“尊重”二字的原始意义,分组合作,热烈讨论,尝试用精准而富有代表性的词汇来总结和归纳尊重的多元内涵。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尊重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贾老师精心设计了头脑风暴、案例分析、情境演绎和典故学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层层递进,从直观感知到深刻体验,再到内心认同和行动落实,引导学生们逐步理解并践行尊重之道。

最后,在贾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制定了《班级尊重准则》。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班级的尊重规范,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实践尊重的明确指导。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参与。所有案例和情境演绎均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得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实用性和操作性。同时,教学环节中融入了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全员参与,学生们积极反馈,课堂氛围轻松而有趣。


郑晗老师《拥抱小墨点》


在本节展示课上,郑晗老师巧妙地利用了一个富有创意的开场活动,引导学生们进入了一个关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深刻讨论。她首先要求学生们在带有小黑点的白纸上自由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将黑点转化为自己作品中的独特元素。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力,也为后续的主题讨论埋下了伏笔。

接着,郑老师揭示了本次班会课的主题——“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并引用了费孝通先生的名言来解释其深刻含义。她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发现自己的独特之美,尊重并珍视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差异,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郑老师播放了一则名为“小土山的故事”的短视频,并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共同探讨出尊重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并将他们的答案粘贴在黑板上。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让他们对尊重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探讨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郑老师又设计了一个名为“最佳配图”的游戏。在游戏中,她提出了一个问题:“当面对和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出现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最后,郑老师以三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为例,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总结出尊重他人的方法和策略。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他们的答案不仅富有创意,而且体现了对尊重他人的深刻理解和实践。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还学会了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整节课下来,学生们通过参与各种小游戏和真实生活情境演绎等活动,不仅感受到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些原则。郑老师的这堂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成长。


张淑旖老师《人际相处小气泡》


心理学对尊重的精妙诠释在于:它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看见”与被“看见”,这是一种使人感到舒适、愉悦,且毫无控制意味的人际距离。在人际交往的微妙舞台上,一旦人际距离的边界感被逾越,便会令对方感到不适,产生被忽视或不被尊重的情绪,这便是人际气泡理论的精髓所在。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在社交互动中常因缺乏边界意识而无意中触发冲突。这些冲突往往源于他们尚未能深刻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界限。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人际交往法则,张淑旖老师巧妙结合了人际气泡理论,引导学生们在交往中觉察自己的边界,并学习用更加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边界以及当边界被侵犯时的感受。她鼓励学生们体验非暴力沟通带来的愉悦,使他们明白,友谊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在授课过程中,张老师巧妙设计了一个“测量人际距离”的互动游戏,不仅迅速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也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无论关系如何亲密,人与人之间都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从而引发了他们对人际距离的深入思考。

张老师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导他们深入探索人际边界的微妙之处,思考自己在边界被打破时应该如何合理表达,并鼓励他们理解并尊重他人的边界。这些案例不仅让学生们有了更深刻的自我反思,也让他们在日常的人际互动中更加谨慎和明智。


郑馨怡老师《带刺的朋友》


在平日宁静的校园生活中,郑馨怡老师有时耳闻目睹学生们之间的不文明用语,以及那些或许本意是玩笑,但却带有些许刺耳的言谈。鉴于近期社会上对校园霸凌问题的深切关注,特别是郑老师在前年的国家创业项目调研中所发现的,语言霸凌在校园霸凌现象中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她深感有必要就此问题展开一场深入的讨论与教育。

于是,郑老师以“尊重”为核心理念,以“尊重同学”为具体方向,以“拒绝语言霸凌”为关键词,精心策划了本次班会课。她期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够深刻认识到,有时候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语,可能就对他人造成了难以愈合的伤害。

郑老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小活动,让同学们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言行可能对他人产生的影响。许多同学表示,他们以前从未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话语会伤害到别人,但现在他们开始反思并愿意改变。相信从这次班会课开始,同学们将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

这次班会课也让郑老师深深感受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都需要我们教师细心观察和引导。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王雅清老师《好听,难听,听是不听?》


王雅清老师精心设计的班会课以“尊重他人,拒绝‘语言暴力’”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初中生在校园生活及网络环境中可能遭遇的语言暴力威胁。本节课巧妙地运用了问题启发法,将语言暴力话题的讨论逐步推向深入,并通过学生情景模拟的形式,使课堂焕发出生动与活力。

王老师设计的课程围绕多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展开,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这种给足疑问、留白答案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在思考中逐渐认识到语言暴力的危害。

课堂上,王老师邀请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自愿参与到真实语言暴力情境的模拟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度。有的同学还根据之前同学的表演进一步“更正”剧情或加入不同的情节走向,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语言暴力的负面影响。

最后,王老师巧妙地引出了一个极具思考价值的问题:“我们拒绝语言暴力,等同于我们只要听好听的话吗?”这一问题触及了初中学生可能较少关注或尚未意识到的捧杀和过度表扬的危害,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行为,进一步加深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整堂班会课设计巧妙、内容充实,不仅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了语言暴力的危害,也激发了他们反思和改变不良行为的决心。


张苏彦老师《尊重,才是最真实的善良》


本节课以“尊重”为核心,张苏彦老师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领会并实践尊重的价值。

课程伊始,张老师以孔子和叔本华的经典名言为引,凸显了尊重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这不仅为课堂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也让学生们意识到尊重的普遍性和不可或缺性。

随后,通过播放电影《触不可及》的精选片段,张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身为护工的德里斯是如何凭借其专业素养赢得主人菲利普的认可?他们之间的尊重又是如何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得以体现?学生们踊跃发言,总结道:尽管两人的背景大相径庭,但正是尊重这一纽带,消除了隔阂,使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紧接着,张老师挑选了三个校园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们分析主人公的行为是否体现了尊重的精神,并鼓励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如何应对类似情况。每次案例分析后,张老师都会与学生们深入探讨"尊重"的深刻内涵,共同总结其精髓。

在"赏‘尊重’之花"的环节中,张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象征"尊重"的六色花,每一片花瓣都代表了尊重的一个方面:接纳、平等、礼貌、信任、保护隐私和真诚。这一环节让学生们对尊重有了更加全面、具体的认识。

随后,张老师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并将自己的心得写在树叶上,贴在"班级尊重之树"上。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更通过实际行动将尊重的理念外化于行。

最后,张老师向学生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理念:让尊重之花在我们心中绽放,让尊重之树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茁壮成长。这不仅是对本次课堂主题的完美总结,更是对学生们未来行为的殷切期许。

“尊重”不仅是是人际交往的基石,更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六位新教师精心设计的班会课紧扣主题,巧构思、小切口、深挖掘、重落实,课堂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活动推进充分高效,学生互动积极热烈,收到良好效果。

在总结评价会上,学校领导对新教师们的这堂汇报课以及他们一年来的德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宝贵建议,鼓励她们立足课堂、持续学习、不断成长。我们坚信,新教师们将充分发挥自优势,不断创新学习,以更快的速度成长,为学校的高品质教育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关注分享】《国企》杂志(上下半月刊征订电话0571—86915636)并国企网及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是《国企》杂志融媒浙江宁夏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大平台。《国企》杂志创办于2006年,是全国党建研究会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唯一指定刊物,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刊,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并支持创办,要求杂志订阅到各个党支部。一直以来重点文章均被新华网、人民网、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转载。作为《国企》杂志融媒浙江宁夏大平台,正聚焦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的”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倡导的”四千精神“。以启动“共建融媒浙江宁夏党建圆桌会“这一融媒体平台,为推进共建联建、整合优势资源,拟优选若干家共建单位,并以“共建联建,赋能服务”形式,确认“圆桌会会长、轮值会长、会员与团体会员单位”资格,推进双方分享“增值套餐合作共赢”赋能模式文本签订落地。让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分享“强党建,促发展一一推进’八八战略‘和‘四千精神’以及‘千万工程’在国资民资与国企民企等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下,取得浙江、宁夏高质量发展中如”中国党建画院党建好故事创作研究中心(北京、浙江两地驻点办公)与宁夏分中心、杭州萧山区瓜沥镇大梅林蓝城乐居创作采风基地“走深做实”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蒋鑫富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