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落实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近日,浙江省国资委党委印发《关于培育“忠诚、担当、奋斗、创新、清正”浙江国资国企新风尚的意见》,明确了培育浙江国资国企新风尚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全省国资国企争当“五个标杆”的具体目标,部署了实施“十个着力”的主要任务,推动全省国资国企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意见》指出,全省国资国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以推进“三个重塑”为支撑,以展现“七个更大作为”为落脚点,坚持党建统领、整体智治,聚焦察大势、抓大事,强改革、强创新、强功能、强责任、强队伍、强实力,坚持政治铸魂、风尚化人、实践育人,坚持问题导向、责任导向、效果导向,营造昂扬向上、实干争先、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增强“大格局”“一盘棋”意识,凝聚正能量、展现新形象,着力承担好责任、发挥好功能、发展好企业。 《意见》明确国资国企争当“五个标杆”的具体目标: ■ 争当“红色根脉”忠诚卫士的标杆,以“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固根铸魂,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和省委有部署,国资国企见行动、基层深扎根”。 ■ 争当服务大局战略的标杆,心怀“国之大者”展现更大担当,强化战略功能、服务大局、稳进提质、保障民生,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和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 ■ 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始终踔厉奋发拼搏奋斗,实现国企发展实绩更有质量、服务大局更有支撑、产业引领更有力度、民生答卷更有温度的省域示范。 ■ 争当创新提质的标杆,提升系统塑造变革能力,全面提升服务全局的战略能力、在战略目标指引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引领未来的新模式新能力。 ■ 争当清正廉洁的标杆,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持续把清廉转化为引领力、保障力、生产力,彰显清廉之美、形成清廉之治、放大清廉之效。 《意见》提出实施“十个着力”的主要任务: 一是着力实施政治铸魂领航工程,打造践行“两个维护”先锋阵地新成果。深入实施铸魂溯源走心工程、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健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示范引领机制。 二是着力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进以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开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把管党治党作为首要任务抓实抓到位,加快推进变革型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新时代国资国企党建质量。 三是着力健全党建统领“七张问题清单”问题管控机制,促进各级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整体新跃升。迭代升级“七张问题清单”应用、建立“照镜子”机制、深化抓落实机制。 四是着力勇当“两个先行”主力军,探索形成促进国资国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新模式。系统实施浙江国资国企勇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主力军行动计划、探索服务共富新模式新机制,构建现代化国资产业体系。 五是着力深化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推动制度重构、流程再造、系统重塑,激发新动能。强化数字化改革实践应用,加快推进国企数字治理,迭代升级智慧国资监管大脑。 六是着力推进队伍建设系统性重塑,全面提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新境界。突出政治标准和实干实绩导向,聚焦“三个争先”搭建亮晒比拼“赛马”擂台,深入实施党组织书记“领雁”计划、党员干部提质行动、党务骨干提能工程、“浙企红”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七是着力实施创新赋能强企行动,展现勇当链主、链长新担当。打造国企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高能级企业创新平台,建立更大力度激励创新制度体系。 八是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形成清廉国企、清廉机关建设从点到面整体跃迁新常态。提升管党治党的严实度、加强行权用权的规范度、监督制约的严密度、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度、廉洁文化的浸润度。 九是着力强化唯实惟先、善作善成,打造新时代国资国企文化新高地。涵养健康政治文化,弘扬红色国企文化,加强新时代企业文化和机关文化建设,切实把国企先进精神转化为强大动能。 十是着力实施凝心聚力、提神振气行动,实现干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新提升。加强国资国企领域意识形态建设,做深新时代国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构建新时代党建宣传体系和话语体系,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担当,实施“最大同心圆”工程。 《意见》要求,各地各企业要坚持整体性意识、系统性思维,构建履责机制,层层抓好落实,形成标志性成果,压实责任确保一体推进。要注重综合集成、高效协同,注重聚焦细节、迭代升级,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放大格局确保精准有效。要加强系统集成宣传引导,形成“人人参与新风尚实践、人人共享新风尚成果”生动局面,营造氛围确保整体建强,打响“浙里国资国企新风尚”品牌。 (责任编辑:顾庆良)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