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国企》杂志融媒浙江讯(党建好故事专题部组稿 易国他乡胡阿络9月7日供稿)9月3日上午,浙江嘉兴桐乡乌镇陈庄村迎来杭州十余位文化学者、行业专家,体验绿色乡村生活,共话文化+数智未来,在与乡村振兴陈庄运营团队深入研讨和同频聚力下,新一批拟数智村民应势诞生。 一个地方如何成为一个时代的伟大传承 从一条河流、一栋建筑、一片竹篾 还是一粒籽说起呢 他在沃土之上建起风景 只为寻找未来心中更深藏的大地 他在平风静浪里扬帆 划出生命的桨,驶向自由的江岸 他,树起文化的灯塔 三千名流汇聚 只为追逐和平年代一束更文明的光 我们站在历史的坐标之上 与他携手、凝望 看一个地方 改变一种生活 当我们再走近他,走进这个地方 一切,回归时间起点 河流自有流向,乡村精神不逝 乌镇陈庄 一个正在诉说中的中国数智乡村生活故事 科技迅猛发展的当前,如何探索新的方式,从不同视角更好地阐述陈庄故事,展现陈庄之美,助力陈庄未来,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相信,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发生改变,但行走的意义和心灵的感应不会改变,历史的温度和未来的力量不会改变。2023年中,一个针对乡村生活特色的传播活动——乌镇陈庄数智村民招募由此萌发。 钢筋水泥格子间的工作,分裂的时间,和交流的不足,所有这一切造成了理想生活的障碍,而文化试图表现的正是超越这些障碍的渴望,农文旅融合已经极好地佐证了文化之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如今时代向前,智慧创新,作为一种理解巨变并应对现实的方法,数智化就像在无声的处境中积聚起来的一股能量——多变的信息、繁冗的产业、不等的生活方式、易于疏漏的文化传承等,都将借以数字化技术塑造另一种世界的可能。陈庄正是那片可以承载数智新世界的土壤。 数月来,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的人陆续来到陈庄,透过他们的视角和切身需求,我们不断调整呈现出一个更生动鲜活的多面陈庄,和更合理的数智村民准入条件,共建共享数智乡村生活。 “数智乡村生活”体现了两个含义,一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以构建人的生活场为核心,游学购娱、食住行、生产能够全面满足的新乡村业态,带有自由而丰富的人文情怀,幅员有限,却寻味无限。二是所有村中资源均以可数智化作为首要标准,而其后的共富分配机制也主要以数智方式进行,是一个围绕“数智化”特点所营造的新型乡村生活,每个人的第二故乡。 虽说“数智”当头,但整体却重在由里及外、以“虚”见“实”。 一 将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夯实产业基础 乡村产业兴旺是保障村民增收的基本盘,数字技术除了为传统农业降低消耗、提升品质、增加产量等,还催生出创意农业、认养农业、农旅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此外,在历时数月的数智村民传播活动中,来自党政界、行业界、文化界、媒体界等社会不同领域人士,跨界思考、跨界融合,参与到陈庄产业布局中来,形成了以传播非遗文化为主的“竹芸工坊”、“泰丰斋”、“至墨府”,以原生态农产+生活为主的“雍泰农场”,以崇尚田趣野营娱乐为主的“山海界”,以自然研学为主的“精灵星球”,以社交新生态聚会餐饮为主的“花一火”等业态品牌的综合数智化思路,以期通过创新应用数字科技,带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造出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二 数字电商与农产品供应互为抓手,扎实价值链水平 一份优质的农产品,包括了它生长的土地、严选的种籽、精美的包装、顺畅的流通、靠谱的终端,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几年间,农产品市场化实现了质的飞跃,而数字化转型升级将为其带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多价值的供需对接。通过对大数据的研发应用,强化消费端的准确性与黏性,通过对AI技术、新媒体技术的普及教授,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和传播力……从陈庄的百亩良田到经济发展、未来乡村建设,从五星级餐桌的一碟美食到小乡村普通农民的生活点滴,我们有计划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和商业,为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全链条发力。 三 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丰实产业园活力 我们以为,要保持乡村持续的生机,最主要的因素是传承乡村文明,而持续的活力则需要产业的推动。陈庄人文历史悠久,非遗典故鲜明,另计划围绕“农业+文旅+新型社区”模式,将“农业+”产业链做深透,同时运用城市与乡村相结合,囊括科技、文化、休闲、旅游、会展、培训、创意、电商、贸易、物流、金融等元素的维度,号召各类型企业入驻,多方共建,形成产业变革,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园区的经济技术原理是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在乡村进行综合规划、开发和运营,扎实推进共富美好,此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要一环,发挥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多元治理,让广大入驻企业和村民一样能在乡村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及工作体验。 四是大力挖掘数字潜能发展数智村民,充实人才资源。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一边享受大都会的繁华,一边向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本次从杭州赶来陈庄聚焦乡村振兴课题的智者团便是如此,在乡间赏游、用餐成了这一拨友人的难忘记忆。陈庄,就这样将成为“乡间的城里人”的第二故乡。我们用合理的分配政策、科学的共富机制,吸引田园梦想者成为新村民,既能促进“消费+土地+产业”深度融合,也壮大了乡村人才资源库,谁都愿为自己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成为陈庄新村民(数智村民),不仅享有户籍村民的部分权利,有田有地,或自娱自乐,或自产自销,或委托生产和管护,还可以在云上通过数字平台发展农业事业。作为每个人生命中可奔赴的第二故乡,陈庄还将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新村民的服务力度,以吸引更多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让他们在数字化升级中有更多获得感,共同实现和见证数智文明时代的辉煌。 欢迎并感谢中国党建画院党建好故事创作编辑研究(数字化)中心主任、全国党建研究会《国企》杂志融媒浙江总监、“红色传媒”总编辑蒋鑫富、杭州母亲智慧文化馆创始人郑胜辉、骇浪传媒总经理顾荣杰、美仕全屋产业集成商潘平、王小燕、王氏集团高管顾秋平、甄官署创始人顾林涛等专家对乌镇陈庄的大力支持。 《国企》杂志(上下半月刊)并国企网及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是《国企》杂志融媒浙江事业拓展的大平台。《国企》杂志创办于2006年,是全国党建研究会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唯一指定刊物,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刊,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并支持创办,要求杂志订阅到各个党支部。一直以来重点文章均被新华网、人民网、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转载。作为《国企》杂志融媒浙江”大平台,正聚焦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的”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倡导的”四千精神“。以启动“党建好故事“会客厅这一融媒体平台,让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分享“强党建,促发展一一推进’八八战略‘和‘四千精神’以及‘千万工程’在国资民资与国企民企在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下,取得在又快又好发展壮大中走深做实”等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蒋鑫富)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